Loading posts...
  • 观赏 Watch
    • 生活味 Eat
    • 小铺子 Shop
    • 人文风 Culture
    • 旅宿 STAY
  • 阅读 Read
    • 关于我们 About Us
    • 文章 Articles
      • 中文 CHINESE
      • 英文 ENGLISH
    • 情报/通讯 News
    •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城市 CITY
    • 新加坡 SINGAPORE
    • 曼谷 BANGKOK
    • 香港 HONG KONG
    • 京都 KYOTO
    • 台北 TAIPEI
Take Me Everywhere
  • 观赏 Watch
    • 生活味 Eat
    • 小铺子 Shop
    • 人文风 Culture
    • 旅宿 STAY
  • 阅读 Read
    • 关于我们 About Us
    • 文章 Articles
      • 中文 CHINESE
      • 英文 ENGLISH
    • 情报/通讯 News
    •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城市 CITY
    • 新加坡 SINGAPORE
    • 曼谷 BANGKOK
    • 香港 HONG KONG
    • 京都 KYOTO
    • 台北 TAIPEI
Menu
  • 观赏 Watch
    • 生活味 Eat
    • 小铺子 Shop
    • 人文风 Culture
    • 旅宿 STAY
  • 阅读 Read
    • 关于我们 About Us
    • 文章 Articles
      • 中文 CHINESE
      • 英文 ENGLISH
    • 情报/通讯 News
    •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城市 CITY
    • 新加坡 SINGAPORE
    • 曼谷 BANGKOK
    • 香港 HONG KONG
    • 京都 KYOTO
    • 台北 TAIPEI
唤醒老厝的灵魂
中文 CHINESE, 文章 ARTICLES, 曼谷 BANGKOK
曼谷 BANGKOK

唤醒老厝的灵魂

周碧妮

 

老厝是一个地方的记忆,保护一个地方的老厝,等于保存一个地方的记忆,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底蕴有多深有多厚的指标之一。在这方面,曼谷近年一次又一次交出漂亮的成绩单。继 The Jam Factory 和 Warehouse 30 之后,曼谷湄南河畔又冒出了一处同样秉持「旧屋新造」概念的文创园区:Lhong 1919。正式开幕之前,就已经从脸书得知,原来曼谷某个角落还有这样一个充满中国风的所在,自然而然以为「Lhong」是「龙」的音译。正式开幕之后,这才发现自己有多俗气,而且想像力是有限公司。不是「龙」,而是「廊」,「船廊」的「廊」,意即「工厂」或是「码头」。那么「Lhong」会不会是潮汕话呢,创设这个所在的,正是富甲一方的汕头人陈慈黉。

 

拉玛四世伊始,暹逻自由贸易开始蓬勃发展起来,并在湄南河畔兴建港口,据说最风光的时期,湄南河上简直百帆竞渡。彼时湄南河上的运输工具多为「火船」,即蒸汽船,泰中两国之间都是通过火船进行远洋贸易,源源不断将泰国的大米运往中国,又从中国运来丝绸茶叶之类,「火船廊」应运而生,1850年由泰国披讪素帕蓬亲王兴建,坐落在依偎著湄南河的吞武里(Thonburi)一侧河岸,成为当年泰华社会最负盛名的货运码头,从中国、星洲、香港等地进口的货物都存放在这里的仓库内,再通过这里的商铺分销到泰国各地。

 

1871年,年仅28岁的陈慈黉全面接管父亲陈焕荣的事业,在火船廊创设黉利商行,专营出入口贸易。1871年,又兴建了黉利商行的第一家「火砻」,即新式碾米厂,自行加工大米,生意日益兴盛。曼谷著名陈氏黉利家族由此滥觞,成为泰华八大财团之首。1881年,陈慈黉迎娶了来自当时泰国上流社会的吴廉正,也在毗邻火船厂的地皮上兴建了黉利宅,成为陈慈黉在曼谷的居所。火船廊也成为曼谷最大的华商聚集地,繁盛一时,1890年更获晚清湖广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张之洞题赐牌匾「惠此中国」,我们现在仍可以在Lhong 1919的妈祖庙内看见这幅匾额。

 

1919年,一战结束之后,换作陈慈黉次子陈立梅带头的黉利家族买下火船廊,作为黉利公司的办公区、仓库和工人宿舍。随著泰国码头局的建立,科技又日新月异,大型深水货轮逐渐取代火船,火船廊也逐渐没落,沦为黉利家族老员工们及其后代的居所,黉利宅也仅作为陈氏后人在泰国的祠堂,仅供陈家后人逢年过节祭拜祖先之用。2015年,有鉴于上百年的火船厂和黉利宅年久失修,于是黉利家族便启动了翻新计划,并由陈氏第四代后人 K. PIA 主持这项工程。开工不久,工人们便发现,比他们还要老的老厝门窗上,居然藏有大量中式壁画!

 

黉利家族认为这些壁画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于是上报泰国文化部艺术厅,后者随即调派专家前来勘测并且提供修缮建议。黉利家族决定调整翻新计划,并以尽量保存这些珍贵古迹作为前提。其后,泰国文化部艺术厅又在中国驻泰使馆文化处和广东省文化厅的协助下,邀请到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曹劲和及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郑力鹏前来考察评估。这些壁画沉睡了一百多年,黉利家族后人想要唤醒它们,希望它们的原貌能够得以恢复并且保存下来,让我想起马奎斯说的:「万物自有生命,只消唤醒它们的灵魂。」他们的用心后来还得到了暹逻建筑设计协会的肯定,获颁「优秀保育古民居奖」。

 

Lhong 1919 呈凹字形,看似一个三合院,古朴但又庄重。最正中的妈祖庙面向开口和湄南河。眼前的湄南河依然汩汩流淌,不舍昼夜,物是人非。据说,当年来曼谷经商的中国人下船后,都会入庙向妈祖娘娘感恩平安抵达,返回中国前也会来向妈祖娘娘辞行。不像位于汕头市的陈慈黉故居,Lhong 1919 并没有被整修为博物馆,这里的一瓦一砖都是中泰贸易史的注脚,这里的兴衰起落也是泰华社会演变的缩影。以 K. PIA 为首的经营团队希望能够尽量保存这个所在的记忆,同时注入新生命,妈祖庙两侧的楼房和仓库,部分出租给了泰国本土年轻设计师作为工作室,部分用作画廊、餐饮区、手工艺品店等等,未来也会定期举办艺文展览、提供中国绘画、中国书法、汉语培训等等课程,放眼将来这里再次成为泰华的重要活动场所。

 

[Lhong 1919]
248 Chiang Mai Road, Bangkok, Thailand
www.facebook.com/LHONG-1919

 

[关于本文作者]
大狗民,妈妈的儿子,男友的男友,猫咪的奴仆。现居曼谷。喜欢猫咪、电影和走路。长大后要做一棵树。

 

  • 曼谷 BANGKOK
  • 0
  • 0
  • 0
  • 0
  • 0
  • 0
Previous post

免费扮文青

Next Post

不完夏

相关文章 Related Articles
唤醒老厝的灵魂
[不完夏]
就像一首爵士所以能够令人心神摇荡,关键在于即兴。爵士乐手在没事先彩排过的情况下即兴演奏,此谓 jamming session。这就是 The Jam Factory 此一名字的由来...
唤醒老厝的灵魂
[免费扮文青]
曼谷艺术文化中心由泰国艺术家联盟发起、推动和成立,从1994年至2008年,前后共经历了十四年的一波三折,差点就变成了另一座购物商场,政权替更反覆无常乃是主因,幸得有心人士坚持争取,终于保住这个艺文空间

© 2016 自游志 takemeeverywhere | All rights reserved | 使用条款 Terms & Conditions.